報告題目:基因大模型破解生物學密碼
報 告 人:王 宇 研究員 迪安診斷數字診療總監
報告時間:2024年4月21日 9:30-11:00
報告地點:數學樓三樓 天元研讨室六
校内聯系人:賈繼偉 jiajiwei@jlu.edu.cn
報告摘要:
大語言模型帶來了人工智能應用的又一次高潮,以chatgpt為代表的智能對話産品,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産品,顯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可行性和巨大的社會價值。而生物體内的基因編碼蘊含了比人類語言更加豐富的信息,将人工智能技術從人類語言到拓展到生命語言具有更加廣闊的研究空間,同時也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和科學意義。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基于大模型技術構建基因基礎模型,通過分析患者的基因序列,基因基礎模型可以幫助預測疾病風險、個體對藥物的反應以及最佳的治療方法,通過分析基因變異和表達模式,幫助在早期階段識别出潛在的疾病風險,特别是對于遺傳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我們将分享基因大模型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我們目前嘗試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
報告人簡介:
王宇,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數學博士、以色列理工計算機博士後。具有豐富的算法、産品和開發團隊的管理經驗。主要研究方向醫學人工算法,具有醫療多模态大模型和高性能計算産品研發經驗。
2023-2024年,就職于迪安診斷,任數字診療總監,主要負責開發應用于醫學檢測中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基于流式細胞學數據,基因測序數據的人工智能産品的研發。
2017-2023年,就職于阿裡巴巴達摩院,任算法總監,負責基于醫療圖像的AI産品研發,在放射影像,組織病理圖像,醫療圖像等方向積累了豐富的科研和産品經驗。領導研發的骨科人工智能産品,覆蓋骨科膝關節、髋關節、脊柱等多個臨床診療場景入選國家骨科科研平台。領導研發的皮膚病多模态智能診斷産品,在多個國際公開數據集上獲得第一的測試結果,其中基于多模态診斷算法綜合臨床圖像,臨床病史,皮膚鏡圖像等跨模态、跨尺度信息,高度還原了臨床診療場景,在一項190位醫生參與的臨床實驗中,獲得了超越醫生的診斷精度。相關多篇科研論文被已醫學影像頂級會MICCAI接收。
2012-2017年,就職于法國通用地球物理公司(CGG),任高級地球物理研究員,負責三維地震波反演,在波動方程高性能數值解,信号處理等領域有豐富的研究和産品化經驗,領導研發的基于大規模GPU集群的波動方程反演模塊,綜合運用高性能計算,波動方程小波分解等技術大大加速了波動方程反演效率,使得産品在全球多個中心獲得了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