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第一天的接觸,我們更加思考去支教的初衷是什麼,我很慶幸我的回答不是“體驗生活”,不是“獻愛心”,而是帶給孩子帶去“走出去”的想法。他們像從前的我,從一個小鄉村起步,而我希望未來的他們,比現在的我,走的更遠,更漂亮,所以我們在路上。
經過第一天的接觸,我們和孩子們已經非常熟悉,隊員之間就自己上課情況進行總結,互相交流提出建議,小“數”林支教團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課堂也更加精彩,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地愉快度過。早操隊員們一起帶着小朋友們做了準備活動,然後教孩子們三路長拳。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運動,有的也學過太極之類的,學起長拳非常快,打得有模有樣。早操過後便是這一天的第一節語文課,主題是知行合一·王陽明,支教老師先為同學們介紹了王陽明,然後通過王陽明的幾個小故事,消失的新郎、格竹子、龍場悟道,講述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經曆。老師的講述生動有趣,還準備了動畫《少年王陽明》,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睛閃爍着奇異的光芒,時不時也會提出一些小問題。又到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數學課,老師給同學們複習了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由此拓展了幾種方法和思路,然後跟同學們講了一些速算技巧。同學們對計算非常感興趣,算得特别快,每次一道題出來大家就争相喊出自己的答案。孩子們在第二天跟着老師學了一節課的舞蹈《咖喱咖喱》,已經小有成就,在第三天的課間,支教隊員們又帶領着孩子們練習了一遍,現在孩子們已經跳的非常好了。支教隊員們還準備了禮儀課,主要從文明禮貌、尊敬他人、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幾個方面假設了一些場景,讓同學們回答自己遇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會怎麼做。小朋友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的地方,隊員會進行引導和解釋,旨在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遇到老人摔倒應不應該扶這個問題上,隊員張劍橋用十分肯定的語氣告訴小朋友們:“這個問題隻有一個答案,扶!” 随後講述了具體的原因和做法。小朋友們在課間休息時特别喜歡跟支教隊員們玩遊戲,第二天上過棋類課之後,同學們了解了五子棋的規則,也基本熟悉了象棋規則。于是在第三天的課間,同學們活學活用,經常找老師們下棋玩。下午,隊員們精心準備了一節有趣的生物課,以春遊小故事為主線,給大家介紹了消化酶、乙醛脫氫酶等,還做了一些小遊戲,讓同學們對酶的作用有一些認識,激發孩子們對于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
經過這兩天的學習,孩子們對于生物等學科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在禮儀文明等方面學到了自己應該堅持的東西,象棋、舞蹈之類課程的學習則使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更加豐富,不拘泥于從前有限的課餘活動。我們更加堅定,支教不應該僅僅帶給孩子們知識,關愛,更重要的是播撒下希望的種子,願這種子能在我們的共同呵護下茁壯成長。